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牟贞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再不能再走传统作文教学老路,要从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主体性开始,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强化读写结合和互改互评,才能使作文写作成为学生乐意参与的语文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新课改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重要模块---作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义务,是语文教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实践活动运用能力的合理着力点。但实际的现实使我们难堪和尴尬,很多年的教学勤奋换得的则是学生的“谈文色变”和“说写惧怕”的培养结果,不但他们写不太好,还对作文在心理上造成了畏惧感。怎么会有这样“入不敷出”的結果呢?很多年的实践活动使我们不得不去作教学思索。作文本是一项语文实践,强调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作为一项常态化语文教学,我们应怎样去践行。实际上,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实践方向,让我们沿路径以提效。
一、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主体性
学生是作文写作的主体,是独立写作的担当者。要培养他们作文能力就必须加强他们独立写作的主体性,有了这种强烈的主体性,他们才会在作文实践过程中的“独立”地用自身的双眼去观察,用自身的内心去体会周边的生活,随后将自身的观察收获积累到可随时调取的记忆库中。一句话,写作是本人语言积累、感情和灵感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这三者的合一,学生独立写作的主体性就难以发挥出来,更别说写出体裁多样、风格形式别具特色、情感丰富且内容有画面感的作文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独立写作的主体性培养,使之乐于写作,乐于作文。落实到语文教学中,路径有这样几种,一是激趣培养情感,通过内驱力促进学生乐于写作的实现;二是教师“下水作文”,和学生一同作文,这也是一条可行路径;三是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或校外的作文比赛,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这是初中学生最具有成就感的一种激励方式。这些方式的综合利用,学生独立写作的主体性就会在作文过程中变成主体作用而释放出来。
二、作文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必然前提,也是作文教学以生本为核心理念的出发点。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提升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务必认清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文教学中的存在以及对学生独立写作的影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的成功而增强自信感,减少形成已久的畏惧感。从现实我们知道,不管哪一个班集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都良莠不齐,在作文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也是十分明显有异的。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个差异对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影响,对全体人员学生一个尺标衡量作文水平,只会导致差等生跟不上,优生食不果腹的两极分化情况的出现。因而,在作文课堂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个体差异的大量存在,并利用这种存在而创新教学方案,让学生各自在应有水平上接受作文教学和发展能力,即课堂教学分层个性化教学。例如同样一个作文题型的实践,我们可以让中等学生写叙事性强的作文,而让后进学生写颇具自身真正情感的作文如童话故事,而对让优秀学生则我们的要求是让他们写小说、散文或诗歌等艺术性极强的作文。这样的分类实施和分层要求减少了“一刀切”,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的机会大量增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写作创新意识,甚至还可以激话学生的写作冲动,让他们畅快充分发挥,从而获得更多地作文锻练。
三、开展读写结合下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两张皮”,而是“同呼吸”的统一体。古人曾多次用精典语言来强调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只是在“应试”教育实施以来我们才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分得那么清。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不能再受“应试”桎梏而重蹈复辙。因此,我在实践中便开展了读写结合下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去获取作文能力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素材、方法和情感,在写中去拓展应用读中所获,使读更进一步深入。在实践中,我认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引导学生仿写。没有模仿就不会有创新。可以说学生作文写作大多是从模仿开始和提高的,叶圣陶老先生就曾多次强调模仿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要求我们要做到读写结合,把课文当写的模仿对象,从内容、结构、体裁、语言应用等方面去效法范例。教学中,可根据设计需要,随时将好的课文作范例就开展模仿作文教学,让学生随时都有一个作文本拿出来写几段。课堂上为激励和督促,还要让学生在规定的五分钟内念出来给大家听,让其他学生来评评其哪儿“仿得象”,“仿得新”。
四、在互改中注重互评
学生既是作文写作的主体,更是自能改文、评文的主体。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自能改文实践,让学生的主体性在改文、评文中发挥出来。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主,新课改要求学生互改互评。因此,我一直选用班里同学互评、互改的方法进行作文评阅阶段的主要实践。注意,在这环节中我们要加强方法授予和改法、评法指导,让学生知道怎么改和以评促改的实现。结果表明,这一方法的长期坚持可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利用多种策略展开才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目标,也才能将我们付出的汗水变成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上文只论及到了我们作文教学的几个重要注意点,还要很多作文能力提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需要我们创新实践的,例如互改互评的展开,培养学生自能改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同样属于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培养任务。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唯有与新课改一起“改”,才能使们长期践行的作文教学从低效“改”到高效模式中来。
参考文献:
洪梅,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