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陈志华
摘要:生活化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和极其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和课堂练习生活化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生活化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实践心得。
关健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策略 应用
源于生活的数学学科,如果在其施教过程中没有生活做中心,那这样的施教就没有灵魂和生命。实践也证明,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策略施教是很有效果的,能将现行教材编排的枯燥乏味化之若无,特别是能将一些远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和问题或者高于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还原为学生身边发生的熟悉的现实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真实意义,既能让学生有熟悉的背景又能拓展学生知识宽度和广度。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策略,既是数学学科本质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生活化策略在其间的有效应用。
生活化策略体现之一、加强生活联系,教学内容生活化
运用生活化策略施教,首要体现就是教学内容生活化。这种设计与实施,能使我们的培养对象---学生对数学产生真切的认同感和体验感,从而在感受真实性的过程中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弄个明白”的探究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整合学生身边的事件、现象资源列入教学内容的整体考虑中,把教学内容根的触须伸进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去掉表面的概括而形成形象化,设计成栩栩如生的,真实得能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样的学习内容自然受学生喜欢,这样的设计去粗成精,变得有教学价值,而且很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征,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价值,这样的学习经历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就实现了教材内容生活化处理,进而过渡到学习内容生活化的实践中了。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导入教学时,我们可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体之中,有许多器官的长度之间存在的比非常有趣吗?身高与头之比约是7:1,身高与脚底长之比约是7:1,将拳头的周长与脚底长之比约是1∶1。这些有趣的比不仅在生活中有应用,在追踪查找坏人时也常被警察应用。因此,我们也要学会其应用。今天,我们就开启比的学习之旅吧。这样的导语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策略在教学上的应用,不仅能激趣,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之需。而且,使数学内容新知的出现水到渠成,如行云无痕。
生活化策略体现之二、加强策略设计,教学方法生活化
“从生活中来”是生活化策略的引进,是从实现课外的生活向课内的新授过渡;而“到生活中去”则是生活化策略的输出,是从课内的知识向课外的实践所要进行的能力训练。这二者合一是教学过程体现生活化策略的重要特征。数学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其认识和众多事物认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仍然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即学生的认知和思维都要经历由感知到认识再到理解接受的过程。教学时,若我们遵循这一原则进行设计施教,通过新颖有趣的方式和流程再现生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化的角度去解读这些生活事件或现象,就可以实现方法生活化。落实到数学课堂上,我们就可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动手折剪、做数学实验等,由此把生活中的事件处理就变成了数学中的问题解决。这样的教学,既是教的创新,也是方法创新的示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生活化策略体现之三、注重知识应用,课堂练习生活化
新课标倡导数学教学培养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仅教学生活化和方法生活化就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是练习生活化。因为在这一环节,学生在进行生活化练习题目的问题解决时,不仅亲口阅读了练习题目的语言文字描述,了解到了生活现象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和问题解决的相应数学知识,还坚定了数学知识的真正作用,既可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实现学以得分的好事,还可实现解决生活问题,服务生活的美好理想。
要实现练习生活化的教学愿景和育人效果,就应该在实施中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生活化题目作平台,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寻求解决方案。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有创新研究外,还要在做生活有心人的过程中多观察收集生活事件和现象,列入自己备选的数学资源库。这样才可能在编排设计时信手拈来不乱编、不胡编。例如,在授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新知识后,我就结合班级要进行墙体粉刷装修实际,要求学生计算教室四周粉刷面积有多大。学生看观教室四周后,发现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如每个面的长宽需要测量、黑板占用了一块面积,也需要进行长宽测量。通过学生身如其境的思考,他们才知道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需要亲自动手,而不是象教材上的数学问题常常是有已知和结论的。这样的意识培养是教材上培养不出来的,这样的创新能力自然也只有生活这个大舞台才能埋单。因此,作为数学课堂中的教师,我们在推进数学开放教育的同时,也要力践数学练习生活化,这是达成新课标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经历。教师如此,学生同样如此。也只有这样的经历,数学知识才能在学生内心真正被理解和被消化。
总之,生活化策略是很好地解决来源于生活的学科的教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作为一线教师,不论在哪个课改背景下,都不能忘了其教学意义和积极作用。数学课堂所肩负的责任,实施生活化策略基本都能实现。因此,我们应信它,更要应用它,使其有效性在育人实践中大放光芒。
参考文献:
李治平,有效的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J].教育学,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