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策略探寻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杨小莉
摘要:化学教学是一项围绕实验作文章的自然育人活动,而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标,还能培养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探究 实践策略
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课改中倡导的为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是一种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拓展和能力培养,提高科学探究素养的有效方法。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应用这种方法开展教与学,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理念,还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发展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我们知道,化学教学是一项围绕实验作文章的自然育人活动,开展探究性教学,在增强课堂新颖性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能力,又特别是在“优教优学”的实验教学中,更需要探究性教学整合于课堂中,让学生在自主或他人合作进行的探究学习。
一、发掘教材资源,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
(一)以实验为学习平台,引导探索新知。化学是以实验为载体而开展的学科教学学科,很多概念、结论都不是随意写在教材上的,而是通过实验而提出来的,因此,教学时,以实验教学为平台是提升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索新知。要探究,必要问。有效的问题往往能使探究不停,直至打破沙锅,弄个究竟。例如,H2和O2是化学经常被提及的气体,也是人们耐以生存、生活的必需。在学习了在实验室制取这样气体的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这样的抽取经验迁移到CO2气体制取的实验中。这样问题的提出,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比较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如果实验没有稀盐酸,是否可以用硫酸来代解决替?另一方面,如果碳酸钙该作原料,可不可以相类似的药品来替代?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CO2气体制取就会有深入的思考。当然,为了更有效地引导,我们还可以将此设计成富有联系的“问题串”。通过问题串的方式的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积极有效,不是读课本,就是动手操作,在不断探索新知。
(二)改教材上的演示实验为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教学,不同于演示实验教学,常常重视学生动手设计。因为设计性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有更多的这样设计,以让学生进行操作。在教材以演示实验身份出现的实验,我们仍然可以把之设计成为设计性实验,这样更能满足学生手动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实施时,我们可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置于一个开放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合作开展,以小组为群体自行设计实验过程,经历猜想和思考,创新实验细节,使之变为探究型与设计型相统一的探究实验。例如:教材上的关于溶液的导电性的演示实验,我们就可发动小组合作学习作用,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设计,可根据教材提示进行操作,以验证物质的导电性能。过程中要求学生分三步展开:一是自拟实验方案;二是设计实验操作方案;三是实验过程边操作边观察,做到有记录、有结论;四是组内讨论,评价实验过程。这样的合作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学生经历了实验的全过程,可以说他们收获了丰富的实验体验,有了多种能力培养机会,发展了探究为主的科学精神。
二、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创新
化学学科的探究实验既有课上的探究实验又有课外的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就是变学生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变学为做,强调动手操作,通过亲自实验进行验证教材上写的结论,以让学生更信服。而课外这个探究性实验,是以学生个体为主的探究实验,不同于课堂中的分组实验,其目的让学生用好课外这个广阔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探索与创新。但这样的实验不是抛出问题或分配任务就结束了,需要教师加强过程督促,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经历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后,充分利用时间展开实验探究,注重现象收集和证据保存,充分发挥自身实践经验作用,在获得学科结论的同时也发展科学探究精神。
三、设计探究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
化学课堂上的探究性教学,不只对实验为教学对象,还可以把探究习题作为载体来进行。这几年课改实践,让我感受到了利用探究性习题来施教,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发展探究能力来说,其作用同样不可小觑,而且,与探究性实验教学相比,其不会占据大量时间,也不受一些外在的客观条件制约,更不会需要多少药品器材。而且,其在培养学生思维上仍然有积极作用。因此,探究性习题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热衷。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其教学意义,我们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与组织,以找到最佳方法展开。例如,教材上有这么一个探究性习题,题目是情境性的,主要意思就是讲某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种金属不小心放在了盛有水的器皿中,结果发现该物体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并有出现大量气泡冒出。这是一个典型的探究性习题,题目结尾处有三个问题作为学生探究内容,一是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该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并说明理由。二是设计实验装置,对你的推测进行实验验证,列出需要器材;三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这样的实践操作习题,比一般的计算或抄写化学式,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方面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方面更有积极的培养意义。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教学这种新模式,我们应深入发掘教材资源,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积极性,使他们有强烈的探究之需,处于不断探索的愤悱状态中。只有这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断获得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才能更好地立于竞争不败的地位中。
参考文献:
于文黎,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