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教学效果需要策略多样化
四川省岳池县红星小学校 彭光林
摘要:提高数学教学效果非一策常用,应需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针对性实施,本文从营造良好氛围、采用直观化教学手段,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和开展分层教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提高 策略 多样化 需要
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从来都不是一策常用,更不是“满堂灌”的反复实施。没有多样化的策略难以让学生变得新颖有活力。特别是在学生是主体的数学课堂中,更需要多样化策略来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让学生轻松获得成功体验感。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还是容易进入这一误区,不自觉地就进入到了“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中了。这不仅高耗时间和精力,还不能换来应有效果。在全面推进新课标的实践中,作为教学实践的展开者,应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视为摆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几年“优教优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得到了一个最大感受就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需要策略多样化。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基础
成功教学所依赖的环境必须和谐。这种和谐直接换来的是基于师生信任的心理相容。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只要教师信任他们,关爱他们,他们就可感受到课堂环境和谐有心理自由的安全感。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加强课堂氛围环境的营造工作就迫在眉睫,特别是导入教学,使其达到愉悦民主这种“水准”,更利于学生“收心”“聚睛”。特别是在践行新课标“学生主体”理念的当前课堂中,要使学生学有兴趣成为主人,就必需我们加强氛围营造,使环境和谐,有对话的民主基础。欲达到这样效果,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着力:首先,要利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施教,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其次,导入环节要做到方式灵活,手段多样,最好有类似的新颖有趣的策略、如实验、游戏、设悬念等,来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第三,要多宽容,鼓励学生质疑,不要担心犯错而不敢积极标新;第四,教学行为精炼,没有“题海战术”,肢体动作常幽默。第五,要注重煽情和疑难思考导向,让学生思维受阻能豁然开朗。
二、创新课堂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不论是哪个学科欲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方法单一都决不能为之成全预期,特别是“满堂教师讲”。只有注重策略创新,课堂常用新意,有多种意想不到,学生才会感受到课堂其乐无穷。而在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习惯于简单易操作的讲解式,而且“一策到底”,没有变化,本身就枯燥的数学课堂就由此更加乏味。这显然不能实现提效预期。在今天,必须寻求“优教优学”方式创新,这是我们提高数字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生活化策略的实施。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而实施的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铺垫性,学生能在潜在经验的帮助下,能快速理解到新知内容,跨过难度而内化。故而新课标反复强调新知教学应基于学生数学现实教学。这种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生活经历。所以,要提高效果的数学教学实施,必然应在唤醒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开展生活化教学,在新知引入中生活化,在新知练习中学以致用,都有利于学生在体验数学知识实用性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更主动,更乐意与教师共同建构预期课堂。
(二)直观化策略的实施。教学以直观,满足于形象化思维的学习需要,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又一重要策略。教学中,我们最好将实物、学具以及简笔画等直观性强的东西作为教学展开的凭借,让学生在操作中有看有玩,增强体验感,这样才利于化抽象为直观,帮助感知而提高理解效果。例如,低段的“9+几”教学,最好让学生在操作小棒这样的学具中去体会“凑十法”的内涵,中段的倍数关系,我们可用简笔画来直观,化解“倍”这个抽象概念。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
仅用传统直观还不够,还需要运用为教育量身打造的现代科技手段---以电子白板或智能一体机为终端的多媒体来辅助。因为这种手段可应用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显然比传统直观更有用武之地。而且,在效果方面,更是有创境激趣诱思之功效,能把抽象的文字表达变为可感可触的图片、动画、声音等介质,在光效、音效等作用下,学生眼前就有了负载知识信息的视听盛宴,多感官加入到“我要学”的行列中,共同作用,故而能很好地理解知识本质。例如,加减混合的问题解决题目,对于低段学生来说,理解是难点,如何帮助学生读懂会解,就成为课堂突破的关键。教学时,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抓住问题解决题目中的关键词,通过动画呈现,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哪些该加哪些该减。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这种现代手段实施直观化教学,是教直观的一种典型实践,也是提高效果的重要保障。与学生操作学具的实践配合,更能使数学课堂生动、形象,有效果保障。
四、实施梯度分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十个指头,长短不一。而学生学情也极为类似,具有很强的差异性。新课改要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施。把这样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就是实施梯度分层教学,以增强教学针对性。首先,分析现有学情,科学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时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认知水平,分成A、B、C组层次,并分别设置教学目标。其次,设计多层次练习。由浅入深,难度分层对应,让学生在各自层级中顺“梯”而练。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梯度分层教学,不仅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总之,数学教学欲提高效果,就必须在“优教优学”上功夫,创新实施手段,通过多样化教学策略使课堂以高效,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而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人才来。
参考文献:
刘艳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寻[J].中国教师,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