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幼儿品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四川省武胜县板桥小学校 敖冬梅
摘要:加强幼儿品格教育,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作为奠基教育平台的重要责任,是促进幼儿知善、乐善、行善的有效方法。落实到实践中,就需要我们强化幼儿人格、品德等培养。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农村学前幼儿品格教育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农村学前幼儿 品格教育 加强 实践策略
品格,近似于品德,人格,但又有本质区别,是指一个人的品性操守与性格。一个人品格的好坏,体现了其对人对事的基本态度,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方式。幼儿时期,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奠基时期,加强幼儿品格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传统教育,由于“教以应试”的功利主义取向影响较浓,很多学前幼儿教育以能识字会计算为追求而小学化,忽视了幼儿品格教育,导致很多幼儿有一定的与年龄不相当的计算能力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好品格,出现或这或那问题。在全面推进“新纲要”的今天,我们如何加强幼儿品格教育,使其知善、爱善、行善,应成为我们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责任。
美国托马斯·利科纳曾说过,品格教育就是培养幼儿知善、爱善及行善的过程,它是培养幼儿美德的活动。而我认为,有效的品格教育,就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品格的活动与过程,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三部分组成,强调幼儿知善、乐善及能行善。而要达到这样效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现实生活过程中通过认知层面、情意层面和技能层面去加以培养,让幼儿在不同情境中践行体验善的作法和判断,提高自身品格素养,增强道德践行能力。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就从体验着手,联系生活开展活动,通过多元整合方式提高幼儿品格。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农村学前幼儿品格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以身作则影响幼儿
为人师表,不仅指知识多于幼儿,更要在良好师德上影响幼儿,教育学科,运用自身品格形象感化幼儿。我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实践也证明,教师自身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情感态度对幼儿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很大的,在过程上虽是潜移默化的,但效果上往往是一大片,是整个班级,甚至全校幼儿都可能受些感染和熏陶。如果说直接教导是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外显策略,那么,教师榜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作用既是外显的,又是内隐的策略。因此,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不管是幼儿的思想品德主题课,还是班会课,不论是队会还是集会,都是培养幼儿品格的有效平台,都是我们教师言行影响人,教育人的实践基地。
二、寓品格教育于实际生活之中
关乎品格教育的不论是道德认知还是道德行动和道德情感,都于生活是分不开的,生活是检验个体品格好坏的法宝。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品格,实施生活化策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应是其重要方法。实践中,我们应依照幼儿教育的各个阶段及需要,选定品格教育项目,融于幼儿园生活教育中去,通过减少空洞说教方式,多用故事、漫画、影片、卡通、戏剧、电子游戏软件等方式施教。教师如经常运用身体语言动作与儿童交流,不仅能使儿童得到正确、适宜、长效、深刻的行为增强,同时,还有助于儿童逐渐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促使其表现更多积极的人格行为,有利于学前教育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
三、搭建幼儿品格体验平台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家瑞安在倡导品格教育中提出了“5个E”培养模式,而把“体验(experience)模式”当作了幼儿身体力行品格的最重要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他认为。因此,在日常园内教育中,我们应搭建幼儿品格培养的体验平台,在教会幼儿一些有效的助人及服务技巧的基础上,安排班级内外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自己对别人或班级及园内有所贡献,进行“善”的实践。当然,也可结合节假日、品格培育课等去进行。例如,在以关心残疾人为主题的品格培育时,我们就可把培养幼儿知善、行善结合其中,引导幼儿认识到“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的重要性。而没有感觉到自我应行善了。而在教学中,就应多引导,让他们体验到,并进行实践,把品格教育变成一种实践能力。
四、加强激励表扬评价
良好品格的形成,不仅需要实践平台,有显性的活动训练使之,也需要软性的策略来促进其情感的变化,促使其知、行、意、行的统一。在日常的园内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激励表扬评价,表扬优良品格,鞭策不良性格。为激励幼儿形塑优良品格,幼儿园应定期表扬热心参与学校事物及有优良品格及行为之幼儿,以为全校幼儿的楷模,带动幼儿服务他人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愿。教师也应该善用楷模认同的制度,让楷模幼儿发生影响力,以建立优良的班风和校园文化,让更多人养成良好品格。落实到一日生活中,就可以强化区域活动,让幼儿在玩玩具、搭积木等过程中感受快乐并进行自我强化,使之在快乐体验中形成行善的心理意识。
总之,加强幼儿品格教育是学前教育园内育人领域的重要大事,是学前教育机构为完成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而奠基的必然做法。而作为奠基教育的实践者,我们要让幼儿从小养成健康人格,就要提供给他们自我发展的适当机会,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人格品质,并提供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环境。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品格培育过程的组织策略和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实践抓手,力争在家园共育中找突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QQ群、微信群、以及公众号等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和育人经验的材料推文,让更多幼儿家庭参与并到品格培育过程的方法性和有效性的共创中,切实能为幼儿品格良性发展建构起一片蓝天。值得强调的是,农村环境特殊,加强幼儿品格教育,促进形成速度提升更不是一朝也非一夕的,其过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多种策略、多方力量的携手共进。
参考文献:
陈方明,加强幼儿品格教育的方法探究[J].江西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