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寻
四川省武胜县中心小学校 甘利霞
摘要: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天然沃土。本文探讨了教学个性化设计、情境平台应用、强化语言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其由创新意愿变成创新实践,其过程需要一定创新精神作为动力来实现的。小学美术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平台,其不仅担当着学生创造美和欣赏美等能力和情趣的培养义务,还肩担着时代赋予给素质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责任。纵观美术学科,其作为视觉艺术和实践艺术,本身具有丰富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学科优势是其他学科也不能比及的。作为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来说,就必须把这一责任担当在日常教学中肩负起来,并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才能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做到有计划、有行动,从而保证了效果,让学生获得了收获。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可能
教学与其他活动一样,有效的开展必然是建立在精心准备和充分预设基础上进行的。美术教学更需“预则立”,更需要在课前准备一份个性化设计。其所谓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首先就必须是该堂课实施者结合本班学情的创新思考之作,而不是来自于借鉴更不是照搬。只有这样,这份蕴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美术教学方案才具有个性化特质,才能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可能。因此,美术教学实施中,作为教学实践者,不仅要在课中努力,教课授学,还要在课前夯实准备,为教学实施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才能给课堂实施提供更多有序有效的保障。我们知道,美术学科有丰富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培思作用,就可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收到积极效果。所以这份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必须要做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化认知能力培养的二者兼顾。为此,能担当多育融合的人性化设计而成的教学方案在课程目标达成上务必设置想象力培养的多条路径,只有重视这些路径的选择与实施,才能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上达到新课标的培养要求,并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情境平台应用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载体
大家都知道,绘画作品作为一种固化存在,在表现上通常是静态呈示,殊不知大家关心到它所主要表现的内容又通常是动态性的。由动态性向静态数据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在思维上的创造,例如画飞驰的小汽车、空中翱翔的小鸟、晶莹剔透的溪流等等,无不是具有动的元素存在。而我们在绘画创作时只不过截取了一个瞬间。但这个瞬间必须具有这种动态倾向,能给人一种动感。而这动感实际上就观察者在思维上对其截取场景的思维还原,这本身就是思维的创新而成。用静态数据来进行创作来表现动态性的美的元素也是工艺美术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重在创作工艺写实。而对于小学生,因思维的形象性,无法将这种思维用之于场景还原,更不能体会到其中蕴藏的动态美,需要教师搭建平台以示之。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情境搭建平台,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感受到绘画作品中的动态美的形成,完成欣赏课需要担当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在这一平台上,需要教师通过素材图片获取、具体指导观察和语言引导等方式,才能使素材图片的获取过程中有着情境支撑。
三、强化语言交流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保驾护航
语言是思维的介质。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美术技能的一条重要路径桥梁,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情感上有着积极作用。作为教学实践者,应把语言表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头戏来抓,有效利用这一交流方式实现我们教学预期,引导学生作多向扩展的思维散化,特别是“教有疑”的语言导向,更能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引发思维碰撞。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强化语言交流能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保驾,能为学生获得良好美术素养护航。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对来说是平等上的对话,只需维持相互理解的基本就可促使一方讲解另一方聆听的形成。可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平等的,往往能给学生压抑感,导致学生思维不自由,对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动力不足让学生主动思考。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淡化主导者角色,特别是在微笑情绪的外观表现上更需要教学语言的亲和力来支撑,共同营造出学生可说可听,思维上有想有思的场景和平台,才能为学生提供思维创新的自由。
四、小组合作学习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平台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的推广并非只有美术学科,在培养合作型人才的实践中这种方法常作为实践平台而被广泛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常采取这种方法来实施,其目的就是担当起时代赋予学科教学的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意识的重任。特别是在美术欣赏评析能力中,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欣赏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因为欣赏本身就是不同差异学生对同一作品的情感表达和美术鉴赏,不同的经历自然就有不同的欣赏结果。而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就是将个性欣赏与集体欣赏有机结合,让学生不同的欣赏结果在小组这个平台上进行沟通,在异中求同、同中存异的分歧中达到趋于一致的效果。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运作的结果,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和欣赏思维以及合作能力的一同培养。作为教学实践者,在全面践行“五育合一”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应课改之求,也是应课标之需。所以,在课堂中应精心设计任务以实施合作学习。
总之,美术学科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沃土,其充足的培养资源我们不容错过和忽视。在教改的当下,我们应着力学生思维创新上培养,使其成为新课标预期实现中的重要人才。
参考文献:
崔国英,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科幻画报,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