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
冯 锋 湖北省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摘要: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义务,也是每一个公民最起码的品德。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拓展相关内容,引导好学生,就可以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感觉到,教材中相应的爱国主义内容体现较少。其实,现成的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是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就看教师如何从教材中去挖掘,把所教知识与爱国主义内容有机融合了。笔者在此结合新目标英语教材,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师要对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视之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视之为英语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1.从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来看,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各方面经济建设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北京的顺利举行及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升空并成功实施舱外行走,中国的实力更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国际上觊觎中国领土的国家和各种敌对的反华势力,从来就不想中国真正强大,他们总是千方百计,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散布对我们国家种种不利的言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诋毁中国的形象,遏制中国的崛起。身为教师,我们是有义务、有责任引导我们的学生去深深了解并明白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要在世界上崛起,只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爱我中华、情系中华,人人都来护国、爱国、建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从英语学科的教育特点来看,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既然是跨文化交际,教师是有必要融进本国文化的对比,介绍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的,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既不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也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
二、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1.准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对祖国的山河、同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语言和优良传统,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无比关心。
2.对学生加强学英语的目的性教育,将上英语课的目的强化为“学好英语,是为了雪耻图强,打败列强,更好地报效祖国。在第一堂英语课上,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但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却是英语而不是汉语,为什么?英语是一种强势语言,其强势表现为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中英语使用尤为明显。宇宙空间、核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尖端研究成果都是用英语发表的。
英语语言的强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18~19世纪中,工业革命使得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开始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英语随着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的士兵和商人开始流行到世界各地。目前英语的国际性地位主要源于二战以后讲英语的美国的大国地位。那么英语会不会出现颓势呢?答案是肯定的。《英语的未来》的作者大卫·格雷多尔认为科学技术是一大标志,他认为英语出现颓势的标志可能是当重大技术发现不断出现在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时候。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国力的增强,也出现了汉语热。提问:汉语在世界上将来会能代替取代英语,成为新的强势语言吗?
3.关注时事问题,从各种信息媒体上获取资料,每日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free talk时间,引导学生用英语谈论当前国际的热点问题,各国对中国的关注及中国的国情变化,引导学生主动谈论中国,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三、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1.学高为师,行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只有当自己具有强烈的忧国爱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经常关注世界局势和中国的国情及各方面的建设,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教师必须在平时积极收集资料,热爱和熟悉各种中国文化的相应英语表达,熟知我国的领导人在各种重要场合发表的英语演讲,掌握一些时事政治性的政策用语表达,熟知一些中文歇后语、流行词、成语、古代诗词等的英文表达争取背下来,时时领会,则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修养,又可以将其中的词汇融会贯通地教会给学生。
2.教师应尽可能在日常行为中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从激发他们爱家乡、爱学校的一草一木教育做起,扩大、深化、升华为深刻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引导学生将报国之志付诸行动,把报国之才献给祖国。让学生认识到报国之行就是脚踏实地投身爱国主义实践,兢兢业业,身体力行。今天的爱国行动,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来就要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祖国献计献策、尽职尽责。
爱国主义教育有广博的内容和丰富的素材,祖国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英语教师只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出来并在教学中加以渗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