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有效培养
四川省岳池县赛龙小学校 刘静
摘要: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是作文提升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既要加强学生自改意识培养,增强兴趣,还需要教给学生作文修改方法,让他们明了修改着力点,这样才能在反复的修改实践中“写”出好作文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修改能力 培养 有效
作文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写,还包括前期的准备酝酿和后期的修改润色。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忽视前期和后期,只注重中间的落笔写作。我们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一写即成。“文章不厌百回改”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作文都离不开修改,没有大量的修饰和反复的改写,好文章终究不能成文,更莫出写出真情实感有血有肉了。因此,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是让学生走上作文之路的必然需要。作为一线教师,务必创新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策略,让学生在有效地培养中提升修改能力,以促进他们作文能力的彻底提升。
一、以兴趣为径,加强修改意识培养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兴趣大多以写为直指对象,很少有人注重修改兴趣的培养。小学生缺乏修改意识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范围的,他们大多认为修改不是自己的事,是语文老师的工作。故而常常表现为打好草稿就动手抄,抄完就交。没有经过修改的作文难以成好文,又特别是小学生的。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修改意识培养,使其认识到作文不仅需要自己修改,还要加大力度,反复进行。只有这样,一篇好文章才可能创作出来。而要培养学生修改意识,仅讲修改重要性是不能的,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让他们感受到修改的乐趣。这种乐趣来自于对修改成果的认定,让他们从好作文的成功体验中得到增强,形成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学生修改既有意识作支配,又有兴趣作动力来促进,自然就会积极投入到作文修改过程中了。
二、教给学生作文修改方法
如何改、怎么改?是作文修改教学中必然要探究的课题。落实这个课题的有效做法,就是教给学生作文修改方法,让他们在修改实践中有法可依。
(一)示范法。教以示范。小学生作文修改大多从零起步,没有方法是重要原因。而修改教学中采取示范法,就是通过下水实践,让学生从中看到是如何修改的。为此,我们可挑一篇具有明显错误可用作修改范例的学生作文来作示范载体,通过多读引导,要求学生将作文中的病例展示出来,找出问题,发现症结,以便为后面的修改对症下药。在这一方法示范中,需要指导学生明修改之理,从中悟出修改之法。
(二)读改法。这种方法就是边读边改或先读后改,实践中就是要求学生在写完文章进行修改时要多读几遍,把那些在读中有别扭、拗口感觉产生的句子或段落进行修改,以使其读得通顺,没有搭配不当或语句过长,前后有矛盾的现象存在。读改法常常只能修改到局部,只对句子或段落进行,如果要对整体考虑,还需要全盘通读。
(三)符号法。修改作文实际上概括起来不外乎就是“增、删、掉、换”,但在具体修改过程中,还需要一些符号配合,才能使修改既便捷又易懂。对于小学作文修改,我们常要教给他们的符号有删除号、增补号、调位号、提行号、留空号和佳句号。
这些方法的示范教给,仅需要老师口头讲解,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而有效的做法就是利用电子白板呈现示范,这样就可把修改的具体操作呈现在学生目光中,既直观又有效。
三、让学生明了修改的着力点
修改过程仅有好的方法支撑还不够,还需要知道从哪方面着手,明了修改哪些内容。找准着力点是我们让学生明了修改重点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到方法与抓手合一,才能让学生如何去修改并取得良好效果。
(一)抓住字词修改。字词是写作的基石,是作文中比较小的建筑材料。一篇文章主题再好、内容再好,如果错别字满眼都是,其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这是最基本的。如果反复修改了的作文,还是有错别字,那只能说明学生语文上课时就没有把这个应该用的字词与现有字词区别开来。这需要我们用工在平台,多注重加强字词的正确识别。
(二)抓住标点修改。标点是为我们换气读的提示符。没有标点作停顿,我们就无法正确断句,甚至影响到理解。我们知道,标点分两种,一种表停顿的,停顿时间因标点不同而有长短之别。一种仅是标号,不需作停顿处理。因此,在修改时我们应注意这些符号的使用,不要张冠向李头上戴。
(三)抓住句子修改。语句通顺是减少别扭、拗口感觉的基本要求,如果一篇文章连语句都读不通有拗口现象,那么这篇文章已经不在好作文之列了。所以,在指导学生作文修改时要求他们在改正好字词、标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遣词造句问题,尽量做到拿不准的词语不用,容易造成病句的关联词语不用,长句尽量变成短句表壳,尽量用自我能准确把握意思的词语。这样的修改,就可确保句子写通顺了。
(四)抓住内容修改。内容,符合题意要求吗?特别是半命题作文,更需要学生去把握。因此,在完成了基本修改任务后,还需要把文章内容作为修改对象来进行审视。因此,在实践中指导学生作文不仅要让他们知道有内容,而且内容要真实、具体,切不可空洞而泛泛而谈,更不能瞎编乱造无病呻吟。即是作文中的虚构也得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必须符合逻辑,才能具有真情实感。
总之,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大事记,作为一线语文老师要有这种意识并持之以恒进行教学实践,还要让学生作文后养成多读多改习惯和自改意识,才能将自我习得的修改方法用之于修改实践中,从而获得好的修改意识的形成和修改能力的提升。这是语文教学应该做的,也是作文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重视并行动起来。
参考文献:
庞义成,如何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J].考试周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