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方从军
摘要: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我们应创新教学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实践心得。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有效性 提高
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高中信息技术不再是打打游戏、聊聊天、逛逛淘宝这样简单指令,信息技术已经关乎到学生的能力素养,职业选择,甚至影响到学生生存发展了。因此,作为信息技术的老师,就如何有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受到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就成为我们时下新课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倡导要求呢?在这几年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总结,希望能够和同仁们探讨,共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游戏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由于知识的抽象性增强,很多学生,特别是象高中这类学生,就更加感到没有学习乐趣了。因此,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应加强学生兴趣培养。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游戏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就可以此为途径,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此,我们必须正面引导学生,利用游戏,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落实到覅图片,就可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玩耍益智健康的游戏,比如,学生在玩“三国”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讲解,三国里人物形象,或者让他们给我讲解具体情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内涵,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兴趣。在学生玩益智游戏中,我要求学生自己下载,安装等,这些都进一步巩固了课堂的知识,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证明,正面引导,利用益智游戏,激发兴趣是有效提高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
二、创设生活情境,增强教学实用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服务于生活的工具,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教学,不仅可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还可提高课堂趣味性。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关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探索,稍加指点,点石成金,已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如何处理文字教学中,我提前给同学一份规定的格式,让每位同学都按照我给的模式完成。同学们兴趣浓厚,自己慢慢摸索,我只需稍作点拨,他们立即顿悟。在教同学们的电子表格的时候,我先布置他们自己给自己安排“时间表”,他们既有兴趣,又倍感是自己所急需的,这个比较简单,完成得非常好。我接着布置稍微发展的班级“作息表”,通过他们互相探讨也完成了。我再布置全班同学的“成绩表”,同学们的名次,平均分,分数的排序等等,我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们尝到学习的甜头,遇到困难稍作指点,就水到渠成了。实践证明,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自己实际情况创设情境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还能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服务生活,提高生活反哺能力。这样的教学,显然是有效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
三、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有许多的内容非常复杂且抽象,就是有自学能力的高中生也未必能很容易理解的。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必须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化,把难懂的事物简单化,以便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例如,在教学文字编辑的时候,涉及到的有关文件夹、文件、文件的扩展名,目录等等内容,非常复杂枯燥,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就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打比方,好比“一个家族繁衍生枝,学生就很快就能够理解了。这样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的事物比拟复杂的抽象的事物,让学生一目了然,触类旁通,化抽象为形象化,化复杂简单化,有效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四、具体实践,巩固练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中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需要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践才能理解、运用,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搭建具体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亲手操作,才能落到实处,学生不过过招,不能亲自操作是不算学到手的。因此,在教学中,每一节课我都让学生动手完成当堂的学习内容。不能让学生盲目上机,首先布置上机的具体内容,再说明达到的目的,然后留足够的时间学生自己动手摸索,遇到困难随时解惑。我在教学生如何制作电子表格的时候,首先明确任务:制作“作息表”,然后提出要求。一定要明确时间,具体内容;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对于“作息表”中的时间输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格式的设置,这样一步一步过过招,以加深理解。通过具体实践和实地操作,学生在深入练习基础上,其学习效果才能更加牢固。
五、加大检测力度,用好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极为容易实现的,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可对学生学习效果直观了然地知道。因此,我们应用好教学反馈,为下步教学找准努力方向。对于学生的效果的检测,我们可采取小组考查的方式进行。当然,考试内容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将试卷分为A、B、C三种,小组各成员的平均成绩即为每个成员的成绩。没有人愿意给别人拉后腿,这样的考试安排可以使学生产生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时常让学生对于教学进行不记名评价反馈,以便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更改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寓教于乐,投其所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付诸于实践,喜欢学习信息技术,乐于学习信息技术,才会是行之有效的,才是事半功倍的,才是适应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宋春林,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育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