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有效性的方法探寻
四川省岳池县大石小学校 邓洪明
摘要:提高数学课堂主阵地的教学有效性,是促进数学教育高质量育人的前提。而这过程需要一线教师多种策略来实施,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强学生主体性入手,分层施教,增强教学直观,引导学生探究,使之高效的数学课堂获得主动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 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教、学生学有效性,以良好的效果与质量而创建出高效课堂是当前“五育并举”新课改背景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推进路径,也是一线教师让学生获得最好的数学教育,最优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而传统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应试”上,追求的单一性自然只能让学生部分能力得到发展。而在倡导“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的改革中,必须只有在拓展数学教育宽度上提高有效性,才能使数学课堂促进学生“五育并举”有所担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学实践者的我们如何选择有效地且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式、手段,优化教与学过程,提高主阵地教学质量,就成为我们努力为之的重在所在。在这几年实践中,我们经过了大量的数学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寻找到了促进教、优化学的一些实践策略,在提高课堂这个主阵地的教学有效性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是我们达成新课标高效育人要求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发现、总结出来又得到倡导推广的重要策略。这种策略的教学意义重大,原因在于其兼具激趣、诱思和煽情的等多重教学功能。在数学实施中有效设计和应用,就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而向新课标要求又前进了一步。因为关于情境策略的实践,新课标中多次出现教学建议,要求我们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其指出必须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所构成的“数学现实”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进行新知的导入和授与。实践证明,此种策略的教学应用,趣味性浓,吸引力强,往往在几分钟内就把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而不学不快。比如,《分类》一课的教学导入,就可以用实物创设情境来施之,让学生备好自己玩具、学习用品、水果等实物学具,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进行分类。在这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趣从中来,他们把分类的过程自然就会当作探索的过程而获得较强的体验。有效教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亲历动手实践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死记硬背。
二、引导学生探索,促进意义建构
促进学生意义建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为之努力的追求所在。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取不是教而授之就可实现的,最有效的方式是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当然,意义建构的完成是需要方法的,是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为前提的。可以这样说,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参与数学实践而发挥出来的主体作用所致的学习。其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探索,可以是合作也可以是自主独立,因为这过程需要学生投入主体性的。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教学,大多教师都会选择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创设生活情境的基础上抛出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驱动任务,鼓励学生拿出直尺、量角器等学习用具进行动手操作。在这过程中,学生必然经历动手操作、画图探索、方法思考、交流讨论等环节,这样的环节也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记和体验,促使他们思维得到发展。
三、灵活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
教学直观是增强数学课堂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良好路径,也是我们教学方法选择时必须要考虑的。作为一线教师,在选择教学直观时要结合内容来进行,尽量从“数”与“形”结合最相近处来选择,以便突出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和实效性。例如,圆锥的体积的教学,最好选择动手操作来增强学习体验,倍数关系最好通过画图来增强探索性,数感培养最好用实物来表示等,都是增强教学直观的做法。而现在,多媒体成为教学提效的常用工具,其教学直观的灵活性和实效性更受教师热衷的理由。因为其在优教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得到方式与平台的优化,更具有提效增质意义。
四、实施分层教学,尊重个体差异
人因有差异才有丰富的能力层次。学生由于各种不同因素原因的存在,在知识、技能方面以及爱好、情感方面都表现出明显差异来。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按照因材施教的要求,就需要接受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针对于此,新课标就提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分层目标。高质量发展的数学教育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要在已有基础上实现“跳一跳”的进步模式,并获得个性和特长的协调式发展。因此,作为教学实践者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而尊重这种差异的正确做法,就是利用这种差异资源而设计教与学,进行因材施教,因人点拨,因势利导,这样才算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而展开的教学。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需求的教学施之。数学成绩中的两极学生,常常是班级授课制难以解决和优化的问题,即如何让学有困难学生走起来,让学有余力学生飞起来,仍是多种途径难以实现的效果。而实施分层教学,其在中间找到了平衡点,可满足他们需求而使其各尽所能,获得最优化发展。
当然,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还有很多策略方法可供我们教学人选择。作为一线教师,要多作教学思考和手段考究,从不同角度去选择,尽量找到能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路径,让学生获得最优化的数学教育,以使他们在富有宽度和深度的数学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刘小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育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