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镇小学校 甘俊燕
摘要:要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就是应把已获得的新课改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数学教育。本文探讨了激趣、更新方法、联系生活施教和体验成功快乐四种提效教学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课堂 提效
新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对象获得全面发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素质教育。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成新课标要求的育人目标,就必须依据新理念指导实践而展开数学活动的教与导,遵循学生学习数学心理规律而开启思维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传统“教以应试”的做法,必须在改革的浪潮中扬弃,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必须在改革中重视。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就要把新课改已获得的理念、方法应用于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下面,我结合践行多年数学课堂,谈谈提效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一、加强学生兴趣培养,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有效课堂中达成双边互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基础。而我们知道,学生是否有自主参与活动的自愿,与其是否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有关,因为“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是动力生成的直接原因。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教学,大多教师都很注重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并以此为径,探寻有效教学方法。多年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有不有主动学习自愿,能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关系到教学展开和效果高低。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不宜直奔主题而忽视兴趣激发,应抓好开课几分钟激趣之效,让学生产生想学、要学的求知欲望和动机,并落实到导入教学中,让学生学生一开始就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生主体,能与教师共同探究发现知识。在实践中,能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融入数学故事和典故教学、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寓教于游戏、音乐教学等,都可以将学生兴趣激发出来,并让他们成为“我要学”的乐知者和探究者。
二、更新教学方法,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传统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都非常单一,大多都是“实物+讲解”的方法在进行施教,故而低效。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成为现代教育手段后,教学手段的新颖有趣,也让课堂教学也增添了不少活力。又加之新课改,各种教学方法浮出水面,这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灵活,有生气。在这种背景下,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可以说迎来了全面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时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化,为学生激趣、拓展视野,提升数学素养都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化解数学的抽象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更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了直观化平台,成为新课改的一大特色。
三、联系生活施教,这是有效教学的重点
源于生活的数学教学,不应只作教材上的内容讲解,应打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道,让生活之水渗进数学课堂,与教材中的知识结合,最好能使理论化的数学知识有生活这张皮“附身”,这样更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价值。从而成为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重点。从现行教材来看,虽然多次与新课改配合进行了改编,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仍然对正处于形象直观思维的小学生来说,仍是一大难题。为了化解难题使数学接地气,联系生活施教是生活化理念要求的必然。实践证明,让数学知识披上生活这件外衣,不但增强了吸引力、能激趣,还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实在,能看到、能感触,形象真实。为此,在教学新知时,我们就可联系生活创设生活情境以引入。例如,“植树问题”的教学,其中涉及因“间隔”问题多种情况,教学时就必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找到“间隔”规律,通过手画一定量的“树木”来数一数。这样的过程就是生活化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不仅使抽象的植树问题变成数间隔的直观问题,还培养了学生思维,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这对于我们实施有效教学,就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体验成功快乐,这是有效教学的支撑
成功的乐趣可以促进学生时时保持强烈的学习愿望并自觉投入到“我要学习”的实践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学生如果缺少这种成功的乐趣带来的内心体验,任何措施再巧妙的实施都是徒劳。实践证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需要激趣增强主体性,还要唤起学生探究欲和追求成功的强烈愿望,形成“我要学”的情绪追求,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我们知道,学生因个体差异而变得富有教学资源的存在。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环境、背景等造成他们现有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巨大不同,也是我们分层施教的凭借和抓手。传统教学在“教以应考”思想指导下进行教学实施,常常注重“尖子”教育而忽视后进生的培养,致使后进生常无法体验成功而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数学学习自信越来越低。而新课标强调人人发展人人获得不同进步。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在新课标要求下实施教学分层,以让后进生真正进步起来。让每个人都能感受进步,体验成功。这既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在学以彰教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欲达到高效育人目标,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在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理念和方法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探索,这既是新课改的追求,也是让学生主体得以实现的有效做法。
参考文献:
王雪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