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之我见
刘玉菊 李世菊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第二小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阅读、思考、讨论,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在情境中感悟,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主阅读思维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如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教师巧妙引导:“同学们在读了课文后,请你来当一回小老师,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几个问题,看谁最会动脑筋?待会儿来考考大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都”?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在世界乐坛有着怎样的地位?学生在质疑,探究,品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维也纳这座城市浓厚的音乐氛围,领略了它“音乐之都”的独特艺术魅力。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
体验性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它是一种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符合学生心理认知、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自主尝试,亲历实践,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如《给予树》课文后面有这样一个小练笔: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为来学生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心里最真实的感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先让学生读课后的资料袋,理解西方圣诞节人们相互派送礼物的热闹气氛。然后说:“假如我们也准备过这样一个节日,你最想得到什么礼物?”(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时我把我课前从家里带来的一些漂亮的布娃娃和玩具手枪奋发给一些孩子,孩子们抱着玩具爱不释手。这时候,我又告诉学生们,这个礼物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送给你的,而她的家里也并不宽裕,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她家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们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都沉默了,没了刚才的欢呼雀跃。我稍作停顿了一下,说:“孩子们,现在你心里想说什么?”孩子们纷纷说自己的感受,流露出的感情都很真实。然后我就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们还真写得相当不错。
美学家王朝闻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课文教学也是这样,只有让声、形、象、境诉诸学生的眼、耳、脑,才能使他们真正的理解和感动。这样,把生活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生活气息浓郁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率真无忌地展露情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都是经专家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由于学生见识有限,有些课文的内容不易理解。如果运用电教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认识、观察事物的良好条件,教学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易于突破难点,化复杂难懂为简单易懂,有利于课堂教学。
如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四课《鲸》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为了突出这一训练重点,我将教材里有关的重点训练资源进行了重组,制成了一个突出训练重点而又完整的课件:新课开始后,放幻灯片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知识?当学生通过读书争先恐后地说出“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等内容后,再放映幻灯片提出要求: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说明鲸很大的词句。当学生兴高采烈地把画好的词句说出来的时候,教师又随机播放相应的课件:鲸与大象相比较的画面、大嘴一张一合的动画鲸等。为进一步突出训练重点,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后,教师自然过渡:这么庞大的动物是怎样吃食、呼吸、睡觉、生长的呢?边说边放映幻灯片:选读4、5、6、7自然段,议议所选自然段介绍了鲸生活习性的哪一方面,这一方面有什么特点?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的?这样一来,大量的时间和空间都用在了“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这一训练重点上,克服了每篇课文都必须从头讲到尾的“串讲串问”的“注入式”的教学现象,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但给学生带来了视、听、说、演的训练、优化了课堂结构,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阅读效果。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语文素质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实现课堂的有效,就必须重视语文阅读,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最终目标,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