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数学课堂活力 打造魅力高效课堂
胡代成
(湖北省建始县长梁镇民族小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那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的。随着数学教学课改的深入,新课堂是越来越呼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活力,因为只有让学生自主的数学课堂才能最大限度的去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大胆地质疑问难和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能力。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和目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营造人文氛围,激起学习欲望
小学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和探索求真等生活技能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安全感、主动探索中的合作与交流、在思想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把课堂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共同“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意见,既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又敢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使学生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先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量出三个圆的周长与直径,计算出这三个圆的周长与各自直径之间的倍数。等到学生们把演算好的得数拿出来后,面对着各不相同的结果,大家觉得非常不解时,教师可以出示祖冲之的图像,介绍:我们今天在这课堂上研究探讨的问题,早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一位数学家做了,而且他已经得出了一个圆满的结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他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圆周率的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向先人学习。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在先人人格力量的感化下,激励学生去构筑自己的希望与理想,并孜孜以求。
二、创设生动情景,灵动数学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的要素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师生双边活动的课堂教学,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变革,积极创设与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富有新意、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定性的小学数学知识呈现出美感和灵动,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由对数学的心理认同升华为主动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如在“小数的性质”新课导入时,笔者先在黑板上写出“2、20、200”三个数,提出问题:“这三个数能用等号连接吗?”起初同学们都说“不能。”为此,笔者引导学生给数字加上单位试一试。通过思考,有同学提出“2元=20角=200分。”也有的说:“2米=20分米=200厘米。”课堂气氛由此活跃起来。笔者接着问将上述三数用同一单位这样用等号联系“2元=2.0元=2.00元;2米=2.0米=2.00米……”,同学们纷纷点头称是,笔者借势引申:“2、2.0、2.00大小所以相等,是由小数的性质决定的,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由具体的情景引入的教学,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赋予了学生热情和毅力,学生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中。
三、体验成功乐趣,增强学习自信
“失败乃成功之母”曾被许多人认为是至理名言,有的教师也把这句话作为对待学生的一条原则,相信“失败――努力――进步――再失败――再努力”这一规律。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教学方式,过多的失败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心理研究发现,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成功能使人愉快、自信,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学习所带来的乐趣。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显得犹为重要。它将如一支强心剂,强化其学习需要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如教学“温度”一课时,在学生会读、会写温度以后,我就直接在黑板上出示30℃ 19℃、-20℃ -8℃,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比较每组温度的大小。不一会,学生纷纷举手,我巡视了一圈,故意大吃一惊地说:“同学们真聪明,不用我讲就都会做了,看来可以下课了。”大家都好奇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我高兴地对学生说:“虽然你们能够独立地比较温度的大小了,但是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比较的吗?”一阵沉默过后,有的说根据刚才的体验――冷低、热高;有的说根据水银柱上升的高低;有的以0℃为分界点,看比0℃高多少或低多少来比较。这样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每位教师都能结合数学课程理念用心的去打造适合自己班级的课堂,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多采取鼓励性的语言,及时的的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的都能有机会的展示自我、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上来,这样的数学课堂课堂自然而然的充满了活力,也会在教学效果上取得进步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