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世旺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第一小学
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不再是“警察”和“判官”。因此, 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潜力得到开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一、 关于有效教学。
1、什么是“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应关注什么。
第一,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教学要有“对象”意识,不能“唱独角戏”,因为离开了“学”,也就无所谓“教”。
第二,关注教学效益。教师教学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多花时间多出效率”。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和花多少时间,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
第三,关注教学的可测性。教师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应尽可能使目标具有可测性,教学完结时,能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测量。应该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第四,关注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3、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能力点”;备教法和学法。
(2)、课堂上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备课是战略问题,授课是战术问题,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上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发挥学生主体。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培养其主体能力,让学生大胆尝试,使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的掌握更长久、牢固。
2、穿插故事教学。
重视知识的运用,不仅使学生掌握一种技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科学发展道路。课堂上有意识地将故事引入数学课堂。用数学智慧去解决故事问题,学生会在愉悦的情境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样数学课堂的互动氛围自然产生了。例如,教学分数乘分数一棵,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唐僧师徒一行到西天取经,路途遥远而艰辛,由于奔波劳累,大家口干舌燥,实在走不动了,师傅叫八戒去找些东西解渴,懒洋洋的八戒不去化斋,便从老农的瓜地里偷吃了许多西瓜,被老农追打时,还抱走一个,半路上又被他吃得只剩下2/3个了,当师傅问他西瓜从何而来,八戒吞吞吐吐的答不上来,这时师傅已经猜到八戒的西瓜八成是顺手牵羊偷来的,因而十分生气,坚决不吃,并将八戒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悟空赶忙从八戒手里抢过西瓜说:‘师傅不吃,我们3人就分了吧,每人吃1/3。’八戒一听急了,马上说:‘不行,不行!西瓜是我拿回来的,我不能只吃1/3,没有1/5也要1/4。’悟空就切了1/5给八戒。八戒一看直拍脑门大喊:‘猴哥,我上当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八戒为什么喊上当了?”出示题目:有2/3块西瓜,悟空和沙师弟各吃其中的1/3,八戒要吃其中的1/5。他们各吃了多少块西瓜?学生自主探究后,我组织他们讨论,这时班里学生情趣高涨,讨论声如雷贯耳,小组汇报时个个滔滔不绝而且洋溢,我乘机对学生进行不能偷盗和贪吃的思想教育,学生很愿意接受啊!数学课堂的互动氛围被推向极至,这样既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又能把枯燥的知识故事化、趣味化,还有利于把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3、进行幽默教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义障碍”。而教学中幽默是和谐师生之间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4、培养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
(1)、持之以恒、打好基础。小学生做计算题时,往往只满足会做而已,不善于进行必要的练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在计算题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计算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具体要求,扎实训练好基本功。比如:可以让学生每天一练,及时督促、及时检查。
(2)、知难而进、不怕困难。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善于做或做不准稍复杂的计算、简算、估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然后对症下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看谁估得准”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知难而进、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总之,要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老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