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育合一”背景下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四川省武胜县赛马小学校 何艳娇
摘要:“五育合一”背景下数学课堂是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有效教学追求的,而这样的实践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知教学、课堂练习和整理复习为重点而抓实抓好,在更高层面惠及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 “五育合一”
践行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追求的“五育合一”新教改,在全县老师的积极参与中弄得风生水起,收到了良好的推进实效。这次教改理论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重点在育人主阵地的课堂。而针对于此又提出了“三活课堂”为抓手的提效打造理念,让教师以此去践行课堂教改,通过多策多法提升教学效度。在这几年中我受及此思想加强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并将有效教学理念变成了惠及学生发展的教学现实,让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不再是写在课标中的一句口号了。下面,
一、合理有效地利用“班班通”开展课堂新知教学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学校教室走上了信息化教学之路,“班班通”设备的落驻使得多媒体与学科教学融合成为现实,数学教学所需要的教的环境和学生认知的所需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对抽象科目和知识学习过程的理解和经验得到了增强,从而提供了能促进学生快速获得成功学习体验的智能化环境和平台。而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教学激发与培养的问题。以智能一体机为主的“班班通”助力教学而给课堂带来的新颖、生动和直观,往往成为学生有趣学数学的符号象征,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对学生眼球有很大吸引力。这直接就能导致利于积极学习的各种心理学习因素,如兴趣、情感的瞬时爆发,并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积极联想,并产生出对知识占有的强烈渴望。为了让学生更有主体作用发挥的空间,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以动画形式教授新知内容,甚至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Flash创建具有不断变化的图像来进行直观呈现,更能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变为主动的速度加快,效果更为明显而有效果。对于数学中的抽象概念的教学,应把纯文本的表达图像化,动态化,不仅有利于学生视觉感知,还利于降低感知难度而提高教学效率。使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态插图制作成三维动态图像,添加视频,添加动画特效和课程程序之间的交互,并将所产生的更改显示在活动图像中。再加上声音和图像的有机结合,就是实现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的有效利器,就有可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相关性质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效果。这个过程的实现,就体现了“三活课堂”中“活用教法”所倡导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施教的理念。
二、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课堂训练效果
数学素养的习得必须通过针对性的数学实践来内化数学知识,发展技能智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数学课堂练习实践是数学教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的重要平台和必要手段。但是,在践行新教改这么久的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练习这个重要环节中有许多随机练习,甚至还是持“题海战术”理念而实施的机械重复训练。这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并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因此,优化课堂练习实践设计和提高学生练习实践效率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和教改实践的重要问题。这几年教改探索告诉我,有效的课堂练习应是有目的的,层层加码难度的循序渐进,并以训与练、方法与指导并存的教学开展。而教师要深研教材和课标,恰当设计出以目标为导向的符合学生数学现实的课堂练习实践题目。也就是说,在准备练习时必须阐明培养意义,即有效实践将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而形成服务生活的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盲目性,用少而精的练习获得多而广的数学技能培养和思维拓展。实践证明,更多地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摒弃臃肿“题库”带来的课业负担,摆脱多劳而不多得的,的错误做法。这也是“五育合一”理念中“多育合一”的教学主张,更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实践抓手。
三、抓好整理复习中的知识融合建构
整理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罗列,而是要让学生过去的知识与新近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融合,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而内化成学生故有知识模块。传统整理复习教学大多方式单一,这也直接导致了低效教学的出现。在“五育合一”教改指导下,其理念让我们在整理复习这样的课堂中仍然要做到优教优学。为此,在复习实践开展中,老师和学生不仅应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教与学活动来弥补知识上的空白,还要想方设法以活动的方式促进知识建成,或同化或顺化,最好是针对性迁移,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总结和组织所学知识的运用活动中来,通过积极的练习与用、学与促等载体平台的应用,让知识以更稳固的方式获得建构。这样,既可以简化知识,又能使学生能够长期吸收记忆,而且可以加深旧知识的理解,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更具有新知学习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培养的作用。只是值得注意的是,抓好整理复习时,我们还要注意资源的灵活处理问题,体现“三活课堂”“活用资源”的新理念倡导。
总之,“五育合一”教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个既需探索又需大量实践的新课题。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持有务实的教改态度而不断前行,才能使新课标“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美好希望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惠及而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对教材进行透彻理解并积极优化教学过程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多策略的直接结果。因此,作为数学教改中的老师,我们必须持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勇于实践和创新,让数学教育真正在高质量层面惠及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林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