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初级中学 越 霞
二十年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实践告诉我:课堂教学永远是门艺术。面对学生,教师需要投入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更需要技巧,方法,最重要的是感情的投入,也就是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安慰,期盼老师的理解与鼓励。所以教师和学生相处,需要用真心去接纳他们,用真情去感动他们。
一、用真情和智慧驾驭课堂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定海神针",起组织、引导、激励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习来展开,让学生时时刻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比如:在学习《情绪管理》时,恰巧有一个学生因为自己平时表现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到教室后,他不是反省自己错在哪里,而是一拳砸在桌子上,紧接着又把自己桌子上的书和作业本扔到地上,把文具盒弄得啪啪直响。周围的同学默默地看着他,很是恐慌。他的同桌看着他欲言又止。这一幕被我看在眼里,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目标是第一位的,于是,我决定引导他走出他此时的负面情绪,回归正常。我走到他跟前,看了看他,先把他扔地上的书本捡起来放到桌上。然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言细语的问道:“怎么了,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呀?”他抬起头看了看我,没说话。我对他说:“是老师冤枉你了呢还是你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要是老师冤枉你了,待你情绪平复后,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去和老师心平气和的谈一谈,如果你觉得是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那说明你很要面子。一个自尊心强的人首先需要通过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自我尊重,然后才是他人对你的尊重。自尊受到了伤害可以通过自我的良好表现进行弥补。而如果是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那就要通过学习改变你的错误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听完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此时上课铃响了,我回到讲台上,让学生们先通过老师的预习提纲自己自主预习学习内容,初步感知教材,而今天的学习内容恰巧就是认识情绪的表达,学会调控情绪。也许是我没有批评他还帮他捡起地上的书本,也或许是我的和颜悦色感动了他,他预习的特别认真,时而用铅笔在书上写写画画,时而冥思苦想。当我问同学们预习后有什么收获时 ,他第一个高高举起小手。获得我的允许后,他站了起来,有条不紊地说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个人的情绪表达也会影响周围的人。情绪的表达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关乎人际交往。对于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先了解,再接受,最后还要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且消极情绪还是可以调控为积极情绪的。老师,同学们,对不起,我刚才做错了,我没有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用错误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严重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还让同学们也因此带来消极情绪,这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还请你们能够原谅我。”说完,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谁人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后来,这位同学再也没有乱发过脾气。这就是我那可爱的孩子们,通过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变得更好,既掌握了书上的知识点,又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的首要目标。通过这件事,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使后面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课堂的趣味和实用拨动学生心弦
趣味性的情景导入非常重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事例列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这样才能拨动学生心弦,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从而促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比如,在学习公平时,我用教材上分黄金的故事激发学生思考:这四锭黄金究竟要怎样分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言十分积极,而他们的分法基本上都体现了公平的原则。再比如,学习《诚实守信》时:我让学生讲中华民族关于诚信的小故事,欣赏视频《走进习近平时间》,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学生们多个感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因而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学习效果不言而喻。总的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重要,也还有很多需要探讨和研究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及时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运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通过实践,我觉得课前来点社会热点效果很好。 有时我会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最近发生了哪些国家大事,还对讲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受到表扬的同学因为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而热情高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有时也让学生对其他人讲的时事进行评论,语言或长或短,或平淡或精彩,把同学们的表现欲展现的淋漓尽致,最后在同学们和老师的赞扬声中得到了满足,从而激发学生运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心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所以很受学生欢迎。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大胆搞好教学改革和创新,勇于探索,用真情和智慧驾驭课堂,通过课堂的趣味和实用拨动学生心弦,运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课堂定会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