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澧浦羊古明德中心小学 杨云南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创造性思维对于小学生以后的生长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阅读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简要阐述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特点,并在次基础上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旨在为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把握 创造 鼓励 启迪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发小学生的智力,锻炼其思维能力,从而在长期的过程逐渐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是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让小学生有效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为此,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总结,着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如下探究。
一、把握阅读学习特点——提升创造性思维培养针对性
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就是积累性,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进行长期的积累,才能促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其次,小学语文学习是一个联想式学习的过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各个阅读素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需要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联想能力,这样才能充分认知教学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只要把握了语文阅读学习的上述特点,就能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创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敢于创造思维
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单方面的朗读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在此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学生缺乏自我发挥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营造互动、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给予小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态度,对于小学生不同的观点不要武断的做出评价,要给予小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小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民主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小学生敢思、敢想、敢说、敢于创造性,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提升。
三、鼓励小学生敢于质疑——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力
我国先哲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小学生敢于质疑,只有在质疑以及答疑的过程中小学生才能更好的感悟阅读素材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小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内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畏惧老师的权威,小学生对于内心的疑惑不敢发问,在课堂学习中只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这使得小学生难以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自己的理解,思维一直在跟随老师讲解的步骤。对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改变这一现状,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疑惑,同时老师对于小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尊重小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作用。譬如笔者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在阅读完文章内容后,笔者鼓励小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解。通过归纳,笔者选出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小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同时对于其他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给予充分的解答。讨论的问题其一是宇宙这么大,一定只有一个地球吗?我们不能移民外太空吗?其二是人类科技发展这么快,我们不能先快速发展科技,然后利用先进的技术修复被破坏的环境吗?笔者针对这两个问题引导所有小学生参与讨论,并鼓励小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理解,通过这个过程使得小学生对于文章的内涵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启迪小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启迪小学生的思维,促使小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联动性以及多向性思维。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老师应充分把握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热点以及知识储备情况等,结合当前学习的内容,积极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启迪小学生的思维,拓展小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小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素材当中。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联动性以及多向性思维,使小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需要长期的锻炼和培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小学生在自由愉快地氛围中进行学习;其次要培养小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小学生积极发问,只有在不断的质疑和解惑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要在教学中启迪小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形成多向性思维,这样不仅有助于小学生产生自己的感悟,同时也能更好的体悟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思想。
参考文献:
[1] 冯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J].学法教法研究, 2017(11)
[2] 杨俏.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界, 2016(4)
[3] 李一娜.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作文教学研究,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