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曾 勇 苟发蓉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 曾 勇 苟发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从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都与兴趣紧密相连。在兴趣中学习,思维最主动、最活跃,智力和能力发挥最充分。因此,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尽量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结合笔者自身执教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此谈谈几点做法。
一、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曾经这样问过学生:“上课听到什么内容的时候兴趣最大?”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是举生活中的例子的时候,的确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会打击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当抽象的内容和现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时就会变成活的知识,就有生命力,就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七章《角和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刚开始有一个对于“角”的定义:“角是由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概念教学往往是比较抽象,而这个概念的描述也不易理解。笔者在教学时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这时笔者立即一转话锋,进入主题:“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学生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提高了听课效率。
二、重视操作,激发主体,唤醒学生参与的兴趣
主体意识的强与弱决定着对自己身心的自知、自立、自控的程度。如果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的话,在学习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强。
初中数学课本中虽然有很多图形和案例,并且还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演示图形的一些变化和形成。但是,那些始终是看得到摸不着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外,可以试着经常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出自己的图形,让主体意识来帮助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立方体平面展开图时,笔者让全班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正方体盒子,一把剪刀,用自己的方法沿着折痕剪开变成一个平面图形,看看会出现怎样的不同形状。这次课上笑料很多,首先学生准备的盒子就五花八门,让人忍俊不禁;其次学生剪开后的平面图形让他们发现很多“秘密”。在过程中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剪几刀可以展开成平面,有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最后老师总结,得到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四大类型。在动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也为以后学习空间几何打好基础。
三、创设情景,诱发好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好奇心是人对新奇的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的一种本能。在学习教学活动中,好奇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激发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去探究新知识,将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一新课内容时,笔者用一个小小的魔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笔者先让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乘以3再减去5,最后告诉笔者答案,笔者就能知道你们想的这个数是什么了。这么一说,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很想体验一下,纷纷说出数字,结果笔者是百答百中。学生立刻觉得不可思议,吊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就会有种很想学到这个本领的欲望。
在这个问题中,笔者巧妙的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项和两边同时除以x系数的解题过程作为魔术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魔术存在的奥秘列成方程就是3x-5=?。通过这个活动,原本枯燥乏味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变成有趣的魔术题,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的也就轻松快乐了。
四、合作互助,积极评价,在体验成功中保持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主动思考过的知识才会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在一次授课中,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合作互助,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理数的运算》这一章节总复习的时候,笔者首次根据学生的基础层次分成六个组,大家面对面围坐在一起,另一方面在黑板上准备好几道有加、 减、乘、除难度不同的混合运算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作业然后小组一起讨论完成,最后让每个小组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上台板演,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按完成情况酌情地给组员同时加分,这时候学生学习的兴趣空前高涨,成绩优秀的学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基础差的学生也是认真听讲。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有分数可以加,可能是因为自己代表的是小组的利益责任重大,也可能是大家都比较投入,这种学习的氛围感染了大家,让全班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在连续的两次复习课之后,笔者听到学生说好累啊,但是好像平时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这时,笔者知道这堂课学生学得很认真,基础差的学生因为替组里的成员夺得分数很有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所以在学习后面的代数计算内容时笔者经常实行这种复习方法。
总之,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势必产生厌学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情境,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有兴趣。笔者只有不停的反思才能有进步,不停的雕琢才会有艺术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