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候 娜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陕西省神木第十二幼儿园 候 娜
【摘要】我们经常在幼儿园会看到很多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中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是教师以教育目标,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来吸引儿童自主选择并在活动中通过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活动,在不同的空间开展不同的活动,引导儿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区域活动 幼儿园发展活动 幼儿园 活动区域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作用
1、区角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区角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
2、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孩子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
3、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广泛的范围。“建构区”是孩子们自己的天地,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感受、发现和创新,自由自在地交往,精神得到了愉悦。
4、区域活动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为孩子适应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孩子们在反应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想象表现并体会不同的情感,在照顾娃娃时想象并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呵护,所以说,区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独立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区域活动应如何创设
1、生活劳动区:包括动作技术能训练,比如抓、推、转、倒、挤、夹、敲、剪等。
2、语言区:包括耳听录音手操作、合作猜谜、故事表演、剪贴废旧图书、自编故事、跟“磁带老师”讲故事等。
3、科学区:数学区:有按数取物 、几何形状、按规律排序、实物与数配对、看图自编应用题、数学棋等;科学探索区:如电池为什么发光、沉与浮、会变的颜色等。
4、美工区:包括泥工、纸工(折、剪、撕、贴、玩)、绘画、纸形、涂色添画。
5、文化区:包括各地民俗风情、服饰与语言、交通工具、人种与肤色、不同的国旗、环保与卫生等,可结合主题丰富和变化内容。
6、建构区:有拼图、插雪花片、大型积木、插塑、智力拼板、七巧板、主题公园等。
7、装扮区:有娃娃家、表演区、音乐区,如超市、小商店、美容院等。
三、 老师该怎样指导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前台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1、 学会等待,适时介入
在活动中教师要直至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他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
2、恰当引导,适时促进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展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下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
3、观察指导
(1)适时适度。活动中教师介入指导要适时适度,即什么时候介入,指导到何种程度等,都要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幼儿没有向老师求助时,老师不要主动去教,也不要时常去赞美和表扬,更不要用无关的语言打断孩子的工作,只要在幼儿活动发生困难、缺少玩具材料、发生纠纷而有求于您时才介入。指导时要留有余地,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学习,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使幼儿失去探索的机会,如果幼儿活动兴趣不大,应分析其原因,通过改进材料来提升幼儿兴趣。总之,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活动过
(2)间接指导。游戏性区角应多用间接指导,如设计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扮演被动的角色,促使幼儿想办法;提出层层深入的假设,引导幼儿去自我解决;或者根据幼儿活动的进程,适时地为之提供所需要的材料,以玩具材料为媒介,引导活动的深入。
(3)鼓励引导。鼓励能树立自信心,激发求知欲。当幼儿做错时,不要说“你错了”这句话会伤到幼儿的自尊心,是他在同伴中没面子,下次他就不敢主动去做。这时老师要尽快地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概念或正确的行为动作。当幼儿做对或成功时,不要把用过多的需要来赞扬,只要用赏识的目光,如一个微笑、一个点头或一个成功的手势来赞赏。
(4)同伴互助。教师还可发挥幼儿间的互动作用,让同班幼儿互相交流帮助。若是混龄班则可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大龄幼儿像哥哥姐姐帮助年龄小的,能力弱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要纵观全局,避免只顾及某一区角或某几个幼儿的活动,而忽视了对各区角的宏观调整。
四、结论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通过自由选择、自主开展、沟通交流的一种主动活动过程,个性与天性得到表露,创造性与能动性得到得到充分发挥。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幼教改革的一个方向,幼儿个性化教育最佳手段。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环境的创设,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