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谢平贵
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湖南省涟源市第二小学教师 谢平贵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萌阶段,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在课堂上课时,使用的方法不够好,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一般使用“满堂灌”,而听课的小学生对知识是不是理解和掌握了,教师心里全然没底,也没有去重视,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教学没有了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了。为了更好地加强数学教学,我们应该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怎样才能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呢?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尽量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课堂讲课时,教师对于学生要学到什么和要达成的目标,首先必须有个基本的告知,也让学生有个基本的认知。比如,进行小学数学第六册中的《年月日》换算讲解时,就要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星期或节气,告诉学生特殊的日期有特殊的名称和意义,告诉学生怎样去看日历,了解一个个星期的周而复始及一年的循环往返。教学前,可以用一个谜语来开头:有个宝宝真神奇,身穿300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年底只剩一张皮。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对想法进行分析,看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各自陈述得出结论的原因.待学生基本达成共识后,老师公布谜底。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日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一个星期过后又是一个星期,一个月过后的另一个月有什么不同?多少天组成一个月,一年又有多少个月,年月日的换算是怎么来的?这样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数学学习中娄理探究的兴趣,还提升了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尽量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展开想象
小学生大多有思维惰性,如果没有引导和启发,一般不太喜欢主动思考问题。就算是对现成的图形或实物,也不会去思考其特点,没有把看到的和能够想到的结合起来,这样就不能让所看为所想服务,更不会因为有所想而对所看到的有抽象和数字智慧上提升。这就让小学生在接受数学教学中,对平面形象和空间实物不能够直观的把握好,也不能够通过思考而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所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努力促使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思考,开动脑筋展开想象。首先是针对所看到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边观察边想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描述,在黑板上画出具体的图形,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数字概念,让学生进行直观性思考;我们还可以去演示图形的形成过程和变化,告诉他们如果这个图形稍微变动,就又会带来什么数字变化,会引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边看淙边思考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思考途径,让学生的想象产生质的飞跃,引导学生由被动思维向主动思考过渡;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学生以前的生活经验,对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进行回忆性的想象和思考,像过电影一样。比如教圆的认识时,就不妨让学生去闭目想象钟面,思考思考时针和分针动的速度和时段及秒针的滴滴答答留下的印象,从而产生了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几分钟有多少秒种等数学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如此形象而又具体的想象,丰富而又深层的思考,无疑会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让其在不断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从教学意义上说,学生的想象潜能如能得以挖掘,学生的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能够得以充分发挥,那数学空间观念的形成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会得到很大提高。
三、尽量用浅显的、大众化的口头语言教学
如前所说,小学生的智力正处于发育的起步阶段,逻辑、抽象、转化等数学能力十分有限,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显得特别吃力。小学数学教学课本的语言大都是抽象的、概念化的数学语言,要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我们更要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听得懂,接受得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用一些浅显的、平实的口头语言来给学生讲课,要让学生一听就能知道是讲个什么,从而能够充分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在优化教学语言的同时,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进而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