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房清杰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四川省中江县辑庆镇中心学校中兴分校 房清杰
作为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肩负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亲身经历、探究实践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实验是小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科学教学中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验的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所以实验教学可以说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参与分组实验就显得至关重要。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续,它起着从书本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呢?
一、科学实验教学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1、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那就是教师要熟练的把握教材,明确实验目的,做好相关器材的准备,课前教师要试做实验,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实验的设计科学有效,全面设计操作过程,选定基本的实验方法,注意编定具体的操作细节,设计要合理规范、切实可行。演示实验仪器要做到可见度大,实验现象清晰可辨。在日常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应严格按实验基本知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要做到有条不紊,还要注意科学实验的严谨性。这样才会让学生养成规范科学的实验习惯。
2、学生要在实验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包括:1、让学生明确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搜集好第一手资料,引导和教会学生在试验中观察、测量、记录、统计和做统计图表的方法。如教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且要拿稳,读数时,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并尽量屏住呼吸,因为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影响测量的准确性。2、引导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大胆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制定实验步骤、选择合理的方法、准备好相应的器材,设计好相应的表格和设想安全措施等。
二、科学实验教学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观察任务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会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运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尝,借用工具观察等等,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物。 如果只是为实验而实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会让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是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
三、科学实验教学要强调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的有序性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实验中去,所以,在科学探究前建立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个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让他们共同制定计划、实验和调查,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和调控:①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合理分配实验任务、实验操作员、观查员、纪录员。②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发言的情况下向同伴提问或提出自己的看法。③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共同探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④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的不同意见,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共同增长。
四、科学实验教学要重视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做好实验离不开教师对实验的指导。具体包括:
1、教师应在实验前进行指导。学生在开始实验前,教师要就实验中的操作要领,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用量及添加顺序,以及实验的成败关键等方面进行提示或说明。也可以做示范操作,有针对性的提醒并提出要求,或提出几个与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供学生边实验边思考。一般来说,实验前指导不宜过长,过细,过多,要抓住要点,突出重点。实验前指导到底要讲多少,花多少长的时间,取决于实验内容本身,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以及教师对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估计程度。
2、教师应加强实验中的指导。实验中有时由于实验过程控制不够,学生常遇到困难或违反操作规程的操作,而使有些学生常得不到与其他同学相同的实验现象。这时教师的指导极为重要,若不及时予以帮助,很可能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自卑心理,而失去了实验的信心及兴趣。教师在巡视中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而又耐心地跟学生一道分析原因,对错误概念或操作予以纠正,让学生重新做等等,但不可指责,挖苦学生,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3、教师还应做好实验后的指导。这种指导是教师根据实验的目的,结合实验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发展学生智能及实验技能有关的问题,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时语言措辞要恰当,评价要得体,批评不宜太尖锐,表扬不能太夸张,要使受批评的学生觉得稍有改进就会做的更好,使受表扬的学生心里有美滋滋的感觉,有成功的喜悦。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需要学生的合作,更加需要老师的合作,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讨论、自主思考来达到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