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黄小英
关于初中文言文理解能力培养的几点探讨
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勺哈初级中学 黄小英
一、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反馈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及时反馈,就是要求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多回顾和总结,通过总结、回顾使个人的元认知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具体来说就是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在分析某个重点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以往所学知识,由学生自己搜索自己的知识储备,来理解分析现在这个重难知识点。此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那么此时学生的积极情绪可能会受到影响,教师此时要及时反馈并鼓励;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的知识储备足够,那么在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心里上的成就感,这也就是学生在有了元认知体验后学习有了积极的体验。老师可以通过使学生自己总结方法来进一步巩固这种积极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课外文言实词的推断上,运用成语推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平时让学生积累相关成语,在遇到课外文言实词的时候,就可以让同学自己搜索推断了,比如: “覆溺之虞”题中解释为:料想。联系成语“高枕无虞”可以推测“虞”有忧患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虞”也应该翻译成“忧患”,那么答案就十分明显了。
二、教师有意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文言文学习中,反思是发现新知识的最好途径。通过反思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活动,这就使反思由一种传统认为的单纯心理现象变成了一种可实际操作的实践行为。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呢?
例如,在学习“宾语前置句”这种较难的文言句式时,可以先让学生在学习之前自己积累的难易用正常语序翻译的句子,用自己积累的这些材料来总结“宾语前置”的规律,在总结的过程中,如果有同学完全没有积累,需要老师提供相关材料,那么老师可以引导其反思过去对此知识点的忽视,以此来促进下一个教学环节中该生听课效率的提高。如果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材料来总结规律,那么教师可以用课外的“宾语前置”句型来让学生巩固已总结的规律,并反思有无遗漏部分规律。
三、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促使学习策略的优化
叶圣陶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不断总结、评价、优化,既能激发学生运用策略的积极性,更可以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系统。这不仅在文言文教学上有益处,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也是有很大作用的。文言文教学只是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而使得我们必须运用更多的方法和策略来不断创新教法和学法。学生通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估任务完成情况等,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不再害怕文言文,从而成为学习的强者。
当前,文言文的学习和考察也开始更注重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文意理解,不再单纯的考察选择和翻译了,这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的并且迫切的。希望可以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来增强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为学生以后的文言文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可以强化文言文学习的意识性
文言阅读水平提高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和练习,以往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在强化那些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各种文言语法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而元认知训练可以通过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认知的特征、材料的特点以及学习任务和要求而灵活地制定相应的计划,采取适宜有效的策略,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及时地修正策略和过程,以便尽快有效地达到目标,总的来说,便是可以通过元认识训练来强化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抓住文言文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训练方法主要是运用学生的自我反省来强化成功、矫正错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尝试:
(1)强化文言文学习的非功利性目的。首先要从源头上强化文言文这一学习任务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明确文言文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解决考试中的具体题目,更是为了生活中文言素养的培养,甚至是涉及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不是功利的学习,这对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抵触情绪有很好抑制作用。
(2)强化文言文的特殊文本概念。文言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内容的学习,文言文是几千年中华文明传承的精髓,有着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的语法和词法,对于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文言文的特殊文本的概念,切不能望文生义,否则是非常容易闹笑话的。
(3)强化文言文学习的策略意识。语文的学习是需要策略的,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文言实词词意的推断方法就有:结构推断、成语推断、偏旁部首推断等多种推断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决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死记硬背,只有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才使文言文的学习渐入佳境。
2、可以强化文言文教学的过程重要性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淡化“过程”偏重“结果”的现象,我们常规的教学方法是疏通文言字词,让同学死记硬背文言实词和虚词,而检验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也只有考试中的选择和翻译,学生实际有没有读懂文章,作为老师其实是根本不知道的,我们用简单重复过程代替丰富多样的知识发生过程,结果不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教学中老师如果恰当运用元认知理指导学生完整体验学习过程,感受知识的发生,抓住已知和未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就可以使那些“静”态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教学思维中去,可以和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进而大大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过程重要性,而不仅仅盲目的对学生在考试中文言文的得分进行分析来反评文言文教学效果。